使用技術和理念驅動
防.災.新.概.念
最後更新時間: 114-09-19
一切的起點,源自於人。我們持續培育深入在地的防災專員,他們是社區中最堅實的第一道防線,將專業知識化為守護家園的力量。
378 人
累計已達 3,730 人
從紙上的兵棋推演,到實際的演練,防災意識在社區中萌芽、茁壯。
自主防災實作演練
59 場
兵棋推演
173 場
自主防災裝備及設備強化
70 處
金質
6 個
銀質
81 個
銅質
298 個
藉由自主防災社區 2.0 認證標章,見證社區自主防災的成果。從演練到裝備,防災意識在每個角落持續茁壯。
為確保社區防災安全,本署調查全臺各土石流潛勢溪流及大規模崩塌潛勢區,提供清晰的風險資訊,作為後續防災規劃與應變作業的重要依據。
土石流潛勢溪流
1,745 條
17
縣(市)
159
鄉(鎮市區)
692
村(里)
大規模崩塌潛勢區
79 處
12
縣(市)
37
鄉(鎮市區)
59
村(里)
農村水保署
70 處
林業保育署
9 處
第1類型
31 處
第2類型
48 處
面對潛在風險,本署已建立完整的應變機制,包括全台範圍的避難計畫、隨時待命的重型機具,以及受保護居民人數超過五萬。各項資源與措施共同形成堅實防護網,確保社區安全與居民安心。
避難計畫檢討更新
17
縣(市)
159
鄉(鎮市區)
700
村(里)
重機械待命
核定 236 處
保全住戶
50,534 人
二次災害高風險區
32 處
(不含大崩局部潛變區3處及玉穗溪1處)
影響範圍涉及鐵公路
土石流潛勢溪流 305 條
大規模崩塌潛勢區 17 處
本署持續進行全臺災害高風險區調查分析。透過精準掌握災害潛勢與範圍,提供各級政府與社區防災規劃及應變作業的重要依據,提升防災決策品質與前瞻性。